[会员中心]  [发布文章][发布软件]  [中文繁體]
 文章·资料  电脑软件  手机软件  网站源码
    本 站 搜 索
[选项]
   推 荐 文 章        More...
《颜氏家训》前言
  前言   颜氏家训──人..
《百战奇法》序言 目录
  序言   《百战奇法》是..
《孝经》评价
  评价   《孝经》堪称一..
《孝经》导读
  导读   《孝经》是一部..
《弟子规》详解
  《弟子规》原名《训蒙文》,..
《孙子兵法》前言
  前言   《孙子兵法》是..
    文 章 阅 读 排 行
《虎钤经》卷七
旗帜第六十九 旗帜者,军中之标..
《素女经》简介
  简介   《素女经》中国..
《素问》逆调论篇第三十四
 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  黄..
《三十六计》第四套 混战计..
  小敌困之①。剥,不利有攸往..
《房内记》断鬼交第廿五
  断鬼交第廿五   《玉房..
《房内记》十动第九
  十动第九   素女曰:“..
 文 章 信 息
《列子》力命第六
评论()〗〖留言〗〖收藏
〖文章分类:国学典籍 / 列子〗〖阅读选项
  【原文】

  齐景公游于牛山[1],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:“美哉国乎!郁郁芊芊,若何滴滴去此国而死乎[2]?使古无死者,寡人将去斯而之何[3]?”史孔、梁丘据皆从而泣曰:“臣赖君之赐,疏食恶肉可得而食[4],驽马■车可得而乘也[5],且犹不欲死,而况吾君乎!”晏子独笑于旁[6]。公雪涕而顾晏子曰[7]:“寡人今日之游悲,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泣,子之独笑,何也?”晏子对曰:“使贤者常守之[8],则太公、桓公将常守之矣;使有勇者而常守之,则庄公、灵公将常守之矣。数君者将守之,吾君方将被蓑笠而立乎畎亩之中[9],唯事之恤[10],行假念死乎■?则吾君又安得此位而立焉?以其迭处之迭去之,至于君也,而独为之流涕,是不仁也。见不仁之君,见谄谀之臣。臣见此二者,臣之所为独窃笑也。”景公惭焉,举觞自罚,罚二臣者各二觞焉。

  【注释】

  [1].齐景公——春秋时齐国国君,名杵臼,公元前547—前490年在位。牛山——在今山东临淄县南十里。

  [2].滴滴——《释文》:“滴滴或作滂滂,流荡貌。”

  [3].之何——卢文■:“《韩诗外传》‘之何’作‘何之’。”

  [4].疏——《集释》:“北宋本‘疏’作‘跪’,汪本从之,今从吉府本、世德堂本订正。”

  [5].驽马■车——驽马,能力低下的马。■车,《释文》:“■当作栈。《晏子春秋》及诸书皆作栈车,谓编木为之。”即竹木所编之年,为士与庶人所乘。

  [6].晏子——(?—前500年),春秋时齐国大夫,字平仲,夷维(今山东高密)人。继父任齐卿,历仕灵公、庄公、景公三世。

  [7].雪——擦试。

  [8].使贤者常守之——以下文“使有勇者而常守之”例,此句脱一“而”字。杨伯峻云:“‘而常守之’,犹言‘能常守之’。而、能古音同,故可通假。”

  [9].蓑笠——指蓑衣和斗笠,一种草编或竹编的雨具。

  [10].恤——忧虑。

  ■行假——张湛注:“行假当作何暇。”王重民:“行假,《韩诗外传》作‘何暇’。”

  【译文】

  齐景公在牛山游览,向北观望他的国都临淄城而流着眼泪说:“真美啊,我的国都!草木浓密茂盛,我为什么还要随着时光的流逝离开这个国都而去死亡呢?假使古代没有死亡的人,那我将离开此地到哪里去呢?”史孔和梁丘据都跟着垂泪说:“我们依靠国君的恩赐,一般的饭菜可以吃得到,一般的车马可以乘坐,尚且还不想死,又何况我的国君呢!”晏子一个人在旁边发笑。景公揩干眼泪面向晏子说:“我今天游览觉得悲伤,史孔和梁丘据都跟着我流泪,你却一个人发笑,为什么呢?”晏子回答说:“假使贤明的君主能够长久地拥有自己的国家,那么太公、桓公就会长久地拥有这个国家了;假使勇敢的君主能够长久地拥有自己的国家,那么庄公、灵公就会长久地拥有这个国家了。这么多君主都将拥有这个国家,那您现在就只能披着蓑衣,戴着斗笠站在田地之中,一心只考虑农活了,哪有闲暇想到死呢?您又怎么能得到国君的位置而成为国君呢?就是因为他们一个个成为国君,又一个个相继死去,才轮到了您,您却偏要为此而流泪,这是不仁义的。我看到了不仁不义的君主,又看到了阿谀奉承的大臣。看到了这两种人,我所以一个人私下发笑。”景公觉得惭愧,举起杯子自己罚自己喝酒,又罚了史孔、梁丘据各两杯酒。


【本文分页】[1][2][3][4][5][6][7][8][9][10][11][12][13]
文章作者:列子  更新日期:2011-01-03
〖文章浏览:〗〖打印文章〗〖发送文章
·《列子》汤问第五2011-01-03
·《列子》杨朱第七2011-01-03
·《列子》说符第八2011-01-03
·《列子》黄帝第二2011-01-03
·《列子》周穆王第三2011-01-03
·《列子》仲尼第四2011-01-03
·《列子》汤问第五2011-01-03
·《列子》杨朱第七2011-01-03
·《列子》前言2011-01-03
阅读说明
·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,本站即做删除处理。
·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[中国政府网(www.org.cn)],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,请浏览[中国政府网]网站。
·本站转载的文章,不为其有效性,实效性,安全性,可用性等做保证。
·如果有什么问题,或者意见建议,请联系[网站管理员]。
  当百网
  本站使用【啊估文章软件站】网站系统    网站管理员留言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