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会员中心]  [发布文章][发布软件]  [中文繁體]
 文章·资料  电脑软件  手机软件  网站源码
    本 站 搜 索
[选项]
   推 荐 文 章        More...
《颜氏家训》前言
  前言   颜氏家训──人..
《百战奇法》序言 目录
  序言   《百战奇法》是..
《孝经》评价
  评价   《孝经》堪称一..
《孝经》导读
  导读   《孝经》是一部..
《弟子规》详解
  《弟子规》原名《训蒙文》,..
《孙子兵法》前言
  前言   《孙子兵法》是..
    文 章 阅 读 排 行
《虎钤经》卷七
旗帜第六十九 旗帜者,军中之标..
《素女经》简介
  简介   《素女经》中国..
《素问》逆调论篇第三十四
 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  黄..
《三十六计》第四套 混战计..
  小敌困之①。剥,不利有攸往..
《房内记》断鬼交第廿五
  断鬼交第廿五   《玉房..
《房内记》十动第九
  十动第九   素女曰:“..
 文 章 信 息
《了凡四训》第三篇 积善之方(善业的积累)
评论()〗〖留言〗〖收藏
〖文章分类:国学典籍 / 了凡四训〗〖阅读选项
  嘉兴包凭,字信之,他的父亲做过安徽池阳太守,生了七个儿子,凭是最小的,入赘在平湖袁氏,和我的父亲交情是很密切的。他博学高才,可是屡次参加考试,都没有被录取,他爱好佛、道之学.有一天,他去仰湖游览,偶然到了一所村寺,看见一尊观音菩萨的像,因房屋破旧,圣像露立着,遭受风雨的淋漓侵蚀。凭立即取出十金,交给寺里的住持僧,叫他修缮屋宇。那和尚说:“工程大、银子少,是难以完成的。”凭再取出松布四匹,衣服七件,再作捐献。其中有一件精细麻布做的外衣是新制的。随从他的仆人劝阻他,要他把这件衣服留着自己穿。凭说:“但求圣像能够安全保存,我虽露着身体也是情愿的。”住持僧听了这话,掉下了眼泪,说道:“布施银子和布衣,还不是一件难事,只此一点供养的诚心,实再是很难得的!”以后房屋修理完毕,凭邀请他的父亲同游寺中,夜间宿在寺里;凭梦见伽蓝神来谢他,说:“你的儿女当得功名禄位。”后来凭的儿子汴、孙子芳都登科第,做了大官。

  嘉善支立的父亲,在刑房工作。有一囚犯没有罪,却被判处重刑。支立的父亲很同情他、怜悯他,意欲为他翻案。囚犯告诉他的妻子说:“支公的好意无以为报,明天请他到家,你以身体招待他,他或肯竭力为我设法,那我就可以不死了。”妻无奈,下泪同意。支公来到囚家,囚犯的妻亲自劝酒,并告以丈夫的吩咐。支公以为不可,但他还是尽力为囚犯作了平反。囚犯出狱后,夫妻登门叩谢,说:“你这样的厚德,是世上少有的!现在你还没有儿子,我们有一个女儿,想送给你做妾,这在情理上总是通得过吧?”支公因备了礼物,纳娶他的女儿,生了一个儿子,取名叫立,二十岁就中了状元。立生子名高,高生子名叫禄,都是贡生,很有才学。禄生儿子大纶,又中了状元。

  上面所说的十桩故事,虽然表现的事实不同,但归纳起来,只是一个善字罢了。如果更精确地来推论行善,那么善行还有真有假,有端有曲,有阴有阳,有是有非,有偏有正,有半有满,有大有小,有难有易。需要精研明辩,才能做到真实地行善积德,自利利人。

  什么叫真假呢?从前有几个儒生问中峰和尚:“佛教说,因果报应如影随形。可是我们看到的,有人行善子孙不兴,有人作恶而家门隆盛。佛说的因果道理是没有办法证实的。中峰说:“世俗的人情不曾洗涤掉,看问题就难以准确,以致认善为恶,认恶为善。有了这样错误的看法,还不责怪自己是非颠倒,反而怨因果报应为无稽。”儒生们又问;"善恶的问题怎么会看成相反呢?”中峰叫他们各谈善恶的区别。有人说:“贪财妄取是恶,廉洁操守是善。”中峰说:“未必如此。”

  各人各说出对于善恶的看法,中峰都说不一定是这样。儒生们因请问那是什么道理呢?中峰说:“凡是有益于人的是善,只利己的是恶。有益于人,就是骂人打人都是善的。利人的就是公,公就是真;利己的就是私,私就是假。还有,从全心出发的是真,表面上装做行善形式的是假。这问题,你们都应该全面考虑的啊!”

  什么叫做端、曲呢?凡是想做好事,决不可被耳目所迷,随世俗见解,应从内心隐微处,默默审察,是不是纯粹从济世利人之心出发。如果这样,那就是端。假使有一毫沽名钓誉的媚世之心,那就是曲。完全是爱人之心的,就是端,行善而有一毫牢骚愤世之心,就是曲。纯是敬人之心的就是端,有一毫玩世不恭,侮弄世人之心的就是曲。这些都应该详细分辩的。

  什么叫做阴、阳呢?凡做了一件善事,为人们所知道的,叫做阳善;做了善事别人不知道的;这叫做阴德。阴德能转变自己的业力,能获得意料不到的幸福。阳善可得善报,并享受世间的名誉,被人称誉,美名远扬也是福,但必须名符其实;若是享大名,而实际上却没有真实德行的,就往往会得奇灾大祸。相反的,没有过咎的人而横被恶名的,他的子孙却往往会发达起来,所以阴阳之间,是很微妙的啊!

  什么叫做是非?鲁国的法率规定:鲁人有从诸侯那里替别人赎出姬妾,都得受政府的赏赐。子贡因为自己富有,赎了人而不受赏赐。孔子听到这件事,就极不高兴地说:“子贡做错了事啊!要知道圣人做的事,是可以移风易俗的;他的教导是可以为人作榜样,推行于百姓的,不只是求得自己一时的快意。如今鲁国人富的少,穷的多,如果以为受政府的赏赐为不廉,为不清高,怎么还会有人肯替别人相赎呢?从今以后,不会再有人愿意向诸侯那里替别人赎人了。”

  有人失足落水,子路救了他的命。这人牵了一只牛谢子路,子路把牛接受下来。孔子听了,很高兴地说,"子路做得对!从今以后,各国就会有许多能够勇于救难的人了!”

  照世俗的眼光来看,子贡不接受赏赐是好的表现,子路受了别人的牛是不好的。可是孔子却赞美子路而斥责子贡。可知所行善事的功过得失,不应光从事情的本身来看,还得看它的影响及于当时和以后的,是利还是害,来加以区分和定论的。现行虽善,而其流风足以害人,那是似善而实非善。现在所做的虽似不善,而其流风足以济人,则其实却是善的。但这是从是、非一点而论;其它如非义之义,非礼之礼,非信之信,非慈之慈,都是应该考虑决择的。


【本文分页】[1][2][3][4][5][6][7][8]
文章作者:袁了凡  更新日期:2011-01-11
〖文章浏览:〗〖打印文章〗〖发送文章
·《了凡四训》第二篇 改过之法(错误的改正)2011-01-11
·《了凡四训》第四篇 谦德之效(谦和的效益)2011-01-11
·《了凡四训》前言2011-01-11
·《了凡四训》第一篇 立命之学(命运的创立)2011-01-11
·《了凡四训》第二篇 改过之法(错误的改正)2011-01-11
·《了凡四训》第四篇 谦德之效(谦和的效益)2011-01-11
·《了凡四训》附录 袁了凡居士传2011-01-11
阅读说明
·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,本站即做删除处理。
·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[中国政府网(www.org.cn)],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,请浏览[中国政府网]网站。
·本站转载的文章,不为其有效性,实效性,安全性,可用性等做保证。
·如果有什么问题,或者意见建议,请联系[网站管理员]。
  当百网
  本站使用【啊估文章软件站】网站系统    网站管理员留言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