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会员中心]  [发布文章][发布软件]  [中文繁體]
 文章·资料  电脑软件  手机软件  网站源码
    本 站 搜 索
[选项]
   推 荐 文 章        More...
《颜氏家训》前言
  前言   颜氏家训──人..
《百战奇法》序言 目录
  序言   《百战奇法》是..
《孝经》评价
  评价   《孝经》堪称一..
《孝经》导读
  导读   《孝经》是一部..
《弟子规》详解
  《弟子规》原名《训蒙文》,..
《孙子兵法》前言
  前言   《孙子兵法》是..
    文 章 阅 读 排 行
《虎钤经》卷七
旗帜第六十九 旗帜者,军中之标..
《素女经》简介
  简介   《素女经》中国..
《素问》逆调论篇第三十四
 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  黄..
《三十六计》第四套 混战计..
  小敌困之①。剥,不利有攸往..
《房内记》断鬼交第廿五
  断鬼交第廿五   《玉房..
《房内记》十动第九
  十动第九   素女曰:“..
 文 章 信 息
《了凡四训》第三篇 积善之方(善业的积累)
评论()〗〖留言〗〖收藏
〖文章分类:国学典籍 / 了凡四训〗〖阅读选项
  什么叫做偏、正呢?从前有一位吕文懿公,他辞了宰相的职位,告老返乡,人们都非常尊敬他。有一次,有个乡下人吃醉了,当着他的面,把他痛骂一顿,懿公无动于衷,面不改色,对他的仆人说:“吃醉了酒的人,不必与他计较。”把门一关,就避开了。过了一年以后,这个乡下人犯了死刑,关进监狱。吕公才懊梅地说:“假使我当时稍与计较,把他送进衙门惩戒一番,是可以做到小惩而大戒,就不会害他犯死罪了。我当时只顾自己存心于厚道,想不到却养成了他的罪恶习性,竞到了这样的地步。”这是以善心而做了坏事的一个例子。

  还有以恶心而做善事的,如某一家大富户,有一次逢到荒年,穷人们白昼公开抢他家的米。他向政府去告状,政府不肯受理这件案子。穷人们因此更加嚣张。他就私自执行,把抢米的拿办困辱,人心才安定下来;不然,几乎酿成大乱了。善者为正,恶者为偏,这是大家都知道的,以善心而行恶事,这是正中之偏,以恶心而行善事的,是偏中之正,这是人所不知的。因此,做一件事,应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看。

  什么叫做半、满呢?从前有一个女子来到佛寺,想要布施供养,可是身边只有二文钱,就把这二文钱捐献了,寺里的方丈老和尚亲自替她仟悔。后来这个女子选进王宫,享受富贵,带了几千两的银子,又到这所佛寺来布施。老和尚叫他的徒弟替她"回向"就算了。这女子就问老和尚,我当初布施二文钱,老师父亲自替我仟悔,今天我布施数千两的银子,老师父倒不替我仟悔,这是什么缘故呢?老和尚说:“以前的二文钱;钱虽少而布施心很真,不是老僧亲自代为仟悔,不足以报德;今天钱虽多,而布施之心,不如前日的恳切,所以我派别人代为忏悔就可以了。”这是千金为半,而二文为满的道理。

  汉钟离传授丹法给吕祖。这丹法能点铁成金,可以济世。吕祖问道:“以后还会还原变成铁吗?”钟离说:“五百年后,当恢复本质。”吕祖说:“这就害了五百年以后的人了。我不愿学这样的法术。”钟离心中暗喜,说:“修仙要积三千功行,你这一句话,三千的功行已经圆满了。”

  还有行善而心无所有,不见有人、我及所施之物的,这叫"三轮体空",也叫一心清净,能这样行善的,就是所施的只有一斗米,也种无边的福,一文钱也可以消千劫之罪,所有善行都是圆满。倘使心着于善,斤斤计较得失,虽然布施了万两黄金,也仅止于半善罢了。

  什么叫做大、小呢?从前卫仲达做官时,被摄引到冥司。冥司命下属官吏检呈有关他的善恶记录。但见恶录盈庭,而他的善录,仅如筷子大小罢了。取秤来秤,那盈庭的恶录反而比筷轻,而像筷子大小的一束善录反而重。仲达说:“我的年龄还不到四十,哪有这么多的过恶呢?”冥官说:“一念不正即是恶,不一定要做。”因问善录轴里所记的是什么。冥官说:“朝庭曾计划兴建大工程,修三山石桥(这在封建时代要拉民工去服役的),你上疏拦阻,这轴里就是疏稿。”仲达说:“我虽谏阻,但是朝庭没有采纳,于事实上无所补救,我能有这样的善功吗?”冥官说:“朝廷虽没有采纳,但你的存心是为万民着想的。倘使朝廷接受了,那你的善功就要更大了。”所以凡是存心为天下国家着想的,那善虽小而大,倘使为了自己一身打算的,那善虽多也是少了。

  什么叫做难、易呢?先儒说,克己须从难克制的地方去下手。孔子论为仁,也说,应从难处去做。在此必须象江西舒翁那样舍了二年仅得的工资代别人偿还了官银,保全了一家夫妇免于离散。又如邯郸张翁那样,舍了十年所积蓄的钱,代别人还清赎银,救活人家的妻子,这都是所谓难舍处能舍。又如镇江靳翁老来无子,他的妻子给他买了一个少女作妾。他不忍以邻家的幼女为妾,而送她还家,这是难忍能忍的事.因此,他们所获得的福报也是很厚的。见是有钱有势的人,如果他要立功积德,却是很容易的。易而不做,这是自暴自弃;贫穷的人做福很难,难而能做,这才算是难能可贵。


【本文分页】[1][2][3][4][5][6][7][8]
文章作者:袁了凡  更新日期:2011-01-11
〖文章浏览:〗〖打印文章〗〖发送文章
·《了凡四训》第二篇 改过之法(错误的改正)2011-01-11
·《了凡四训》第四篇 谦德之效(谦和的效益)2011-01-11
·《了凡四训》前言2011-01-11
·《了凡四训》第一篇 立命之学(命运的创立)2011-01-11
·《了凡四训》第二篇 改过之法(错误的改正)2011-01-11
·《了凡四训》第四篇 谦德之效(谦和的效益)2011-01-11
·《了凡四训》附录 袁了凡居士传2011-01-11
阅读说明
·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,本站即做删除处理。
·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[中国政府网(www.org.cn)],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,请浏览[中国政府网]网站。
·本站转载的文章,不为其有效性,实效性,安全性,可用性等做保证。
·如果有什么问题,或者意见建议,请联系[网站管理员]。
  当百网
  本站使用【啊估文章软件站】网站系统    网站管理员留言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