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会员中心]  [发布文章][发布软件]  [中文繁體]
 文章·资料  电脑软件  手机软件  网站源码
    本 站 搜 索
[选项]
   推 荐 文 章        More...
《颜氏家训》前言
  前言   颜氏家训──人..
《百战奇法》序言 目录
  序言   《百战奇法》是..
《孝经》评价
  评价   《孝经》堪称一..
《孝经》导读
  导读   《孝经》是一部..
《弟子规》详解
  《弟子规》原名《训蒙文》,..
《孙子兵法》前言
  前言   《孙子兵法》是..
    文 章 阅 读 排 行
《虎钤经》卷七
旗帜第六十九 旗帜者,军中之标..
《素女经》简介
  简介   《素女经》中国..
《素问》逆调论篇第三十四
 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  黄..
《三十六计》第四套 混战计..
  小敌困之①。剥,不利有攸往..
《房内记》断鬼交第廿五
  断鬼交第廿五   《玉房..
《房内记》十动第九
  十动第九   素女曰:“..
 文 章 信 息
《了凡四训》第三篇 积善之方(善业的积累)
评论()〗〖留言〗〖收藏
〖文章分类:国学典籍 / 了凡四训〗〖阅读选项
  随缘济世的事业,门类是很多的。举其大纲约有十条:

  第一、与人为善。第二、爱敬存心。第三、成人之美。第四、劝人为善;第五、救人危急。第六、兴建大利。第七、舍财作福。第八、护持佛法。第九、敬重师长。第十、爱惜物命。

  一、与人为善:从前舜在雷泽地方,见有些捕鱼人互相争夺有利条件,对于强横的,他不批评他们的过失,而对那些肯退让的人,则加以表扬称赞,同时,他自己也参加捕捞,并以身作则,把好的地段让给别人。一年后,大家彼此之间,都肯相让了。象舜这样聪明的人,岂不能讲一句教训别的人话吗?可是他不用言教,而以身教,自己做榜样给别人看,来转变别人的思想,这正是良工苦心哩。我们生活在世间,不可以自己之长来掩盖别人,不可以自己的善来比较形容别人的不善,不可以多能而困惑别人的无能。人要收敛才智,若无若虚,见到别人的过失,要包容而遮盖它,一则,使他可改,二则,使他有所顾忌而不敢放肆。见到别人有些微长可取,有细小善处可以录用的,就应毅然舍己而从之,表扬而赞美之。在日常生活中发一言,做一事,都要不为自己着想,都应从带动大家向上向善,形成好风尚,从这一方面做,那么,效益便伟大了。

  二、敬爱存心:君子和小人,就其形迹来看是很容易相混的。只有一点存心处那善恶是绝对不同的,就好比黑与白完全不相同了。所以说:“君子所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。”君子的存心只是爱人敬人,因为人类有智愚贤不肖,有亲疏贵贱,万品不齐,哪一个不是我的同胞,我的一体?因此对他们应当要敬爱。爱敬众人,即是爱敬圣贤,爱敬佛菩萨。《华严经》说:“若令众生欢喜者,则令一切如来欢喜。何以故?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。”因为圣贤佛菩萨的志愿,是要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各得其所。能敬爱一切人,即是和圣贤佛菩萨同一志行了。

  三、成人之美:玉含藏在石头里,被人抛弃,它就等于瓦石,如果加以开发、雕刻、琢磨,就成了宝物。所以当看见别人做了一件善事,或这人的志愿颇有可取,他的天资是堪以造就的,都应该提拔他、奖励他、推荐他、或给他设法维持,或替他剖白冤抑,务使这个人在社会上有所成就。

  大抵人们都不喜欢与他性情或宗旨相反的人。由于善的人比较少,不善的人比较多,因此,少数的善人所做的事,往往遭到多数不善人的攻击。而且有些豪杰,在细小形迹方面不很注意,就容易引起别人的非议和指责。所以善事常易败,善人常得毁谤。这就需要以维护和成全,这是盛德的事啊。

  四、劝人为善:既然做了一个人,哪一个没有善良的心呢?只是为了追求利乐,而所追求的又没有止境,于是容易使人失足堕落。因此,与人相处,应该方便地指引他、警惕他、拨开他的迷感,使他回复善良的心。譬如长夜大梦,使他一觉惊醒;又如久陷烦恼,拔出他到清凉的地方。如能这样,给人的恩泽最深,功德是很广大的。

  古人说:“一时劝人以口,百日劝人以书。”以口劝人如对症发药,收效虽易,可是所及到的不远不广,以书劝人普及广泛而时间久远,造福无量。两者应该同时进行。有了机会可以劝说的而不加劝说,这是失人;不能劝的硬加劝说,这是失言。在这不同的情况下,应该加以慎重考虑。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失人,也不会失言的。

  五、救人危急:遭到不幸的灾祸,这是人生道路上所难免的事.对这些不幸者,应该象自己遇到不幸一样,急予解救,或者多方设法伸雪其冤屈,或从各方面救济他的围厄。崔子说:“惠不在大,济人之急可也。”这是说;恩惠不在于大小,只要能解救他的急难可也。”

  六、兴建大利:小而一乡一地,大而一省一国,凡有关群众福利的事,应该紧急兴建。如开水渠导水,筑堤防患,或修桥梁以便行旅,或施茶饭以济饥渴。随见随闻向人加以劝导,自己协办兴修,勿避嫌疑,勿辞劳苦,任劳任怨,务使经办的事业获得成功。

  七、舍财作福:佛教万行,以布施为先,所谓布施,只是"舍"的一个字罢了。先从财上布施,世人以衣食为命,而财能换取衣食,所以施财为最重要。我能舍财,内以破自己的悭吝心,外以济人的急难。舍财,开始会有些勉强,到后来就会成了习惯。这是最可以洗涤内心的私情积垢的啊!

  八、护持佛法:佛法是万世生灵的眼目,如果没有佛法,就不可能知道在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的道理,也就无从脱离尘网,往生净土,乃至究竟成佛。所以凡见到佛菩萨的圣像和经书,都应加以敬重。更应该弘法护教,上报佛恩。那功得是特殊优胜的。

  九、敬重尊长:家有父兄,国有领导,以及年高、德高、位高、识高的人都应该对他们加以尊重。在家奉侍父母要做到和颜悦色、柔声和气,养成习惯。在社会上工作,要尽职负责,尊重领导,对社会国家做出贡献。试看忠孝的家庭,他的子孙是没有不发达昌盛的。

  十、爱惜物命:人类之所以为贵,就是因为有恻隐的慈悲心。如见到动物被杀的时候,恻然有动于衷,内心有所不忍。孟子说:“君子远庖厨。”也是因恻隐之心不忍见到或听到生物被烹宰的惨状。所以前辈由四不食之戒做起。待慈心渐惭增进,不特杀生当戒,而且对蠢动含灵,都应该委曲防护它。因为它们都有性命,都是贪生怕死,和人们是相同的。推己之心,以及一切动物,实行素食、戒杀、放生都是功德善行。

  善行无穷,是难以尽述的。由此十条而推广开去,那万物就可以齐备了。


【本文分页】[1][2][3][4][5][6][7][8]
文章作者:袁了凡  更新日期:2011-01-11
〖文章浏览:〗〖打印文章〗〖发送文章
·《了凡四训》第二篇 改过之法(错误的改正)2011-01-11
·《了凡四训》第四篇 谦德之效(谦和的效益)2011-01-11
·《了凡四训》前言2011-01-11
·《了凡四训》第一篇 立命之学(命运的创立)2011-01-11
·《了凡四训》第二篇 改过之法(错误的改正)2011-01-11
·《了凡四训》第四篇 谦德之效(谦和的效益)2011-01-11
·《了凡四训》附录 袁了凡居士传2011-01-11
阅读说明
·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,本站即做删除处理。
·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[中国政府网(www.org.cn)],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,请浏览[中国政府网]网站。
·本站转载的文章,不为其有效性,实效性,安全性,可用性等做保证。
·如果有什么问题,或者意见建议,请联系[网站管理员]。
  当百网
  本站使用【啊估文章软件站】网站系统    网站管理员留言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