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
会员中心
] [
发布文章
][
发布软件
] [
中文繁體
]
文章
·
资料
电脑软件
手机软件
网站源码
电脑·手机·网络
学习
话题
娱乐
故事
文化·历史
国学典籍
法律法规
操作系统
网络
办公·文件
音频视频
图形图像
硬件·驱动程序
行业
学习
编程
游戏
安卓
苹果
鸿蒙
其他
ASP
ASP.NET
JSP
PHP
HTML
·
CSS
·
JavaScript
本 站 搜 索
文章
软件
[选项]
文章类别:
[全部]
电脑·手机·网络
话题
故事
文化·历史
娱乐
学习
法律·法规
国学典籍
搜索选项:
文章编号
文章标题
文章作者
文章来源
相关链接
关键字词
文章标签
文章内容
软件类别:
[全部]
操作系统
网络
办公·文件
音频视频
图形图像
行业
编程
教学学习
游戏
硬件·驱动程序
安卓系统
苹果系统
鸿蒙系统
其他系统
HTML·CSS·JavaScript
ASP
JSP
PHP
ASP.NET
搜索选项:
软件编号
软件名称
软件作者
软件来源
相关链接
关键字词
软件标签
软件简介
推 荐 文 章
More...
《颜氏家训》前言
前言 颜氏家训──人..
《百战奇法》序言 目录
序言 《百战奇法》是..
《孝经》评价
评价 《孝经》堪称一..
《孝经》导读
导读 《孝经》是一部..
《弟子规》详解
《弟子规》原名《训蒙文》,..
《孙子兵法》前言
前言 《孙子兵法》是..
文 章 阅 读 排 行
《虎钤经》卷七
旗帜第六十九 旗帜者,军中之标..
《素女经》简介
简介 《素女经》中国..
《素问》逆调论篇第三十四
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黄..
《三十六计》第四套 混战计..
小敌困之①。剥,不利有攸往..
《房内记》断鬼交第廿五
断鬼交第廿五 《玉房..
《房内记》十动第九
十动第九 素女曰:“..
文 章 信 息
《传习录》卷下 门人黄省曾录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
〖
评论()
〗〖
留言
〗〖
收藏
〗
〖文章分类:
国学典籍
/
传习录
〗〖
阅读选项
〗
【字体】
宋体
黑体
楷体
隶体
幼圆
微软雅黑
【字号】
12px
14px
16px
20px
24px
36px
【颜色】
■
■
■
■
■
■
■
■
■
应用到全部文章阅读页面
【原文】
先生曰:“‘天命之谓性’,命即是性。‘率性之谓道’,性即是道。‘修道之谓教’,道即是教。”
问:“如何道即是教?”
曰:“道即是良知。良知原是完完全全,是的还他是,非的还他非,是非只依着他,更无有不是处,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。”
问:“‘不睹不闻’是说本体,‘戒慎恐惧’是说功夫否?”
先生曰:“此处须信得本体原是‘不睹不闻’的,亦原是‘戒慎恐惧’的。‘戒慎恐惧’不曾在‘不睹不闻’上加得些子。见得真时,便谓‘戒慎恐惧’是本体,‘不睹不闻’是功夫亦得。”
【译文】
先生说:“‘天命之谓性’,命即性;‘率性之谓道’,性即道;‘修道之谓教’,道即教。” 问:“道为什么就是教?”
先生说:“道就是良知,良知本来是完完全全的,正确的就给他个正确的,错误的就给他个错误的,对错只根据良知,这样就不会再有闪失,这良知依旧是你的老师。”
有人问:“在《中庸》中,‘不睹不闻’是否指本体,‘戒慎恐惧’是否指功夫呢?”
先生说:“此处应相信本体原是‘不闻不睹’的,原是‘戒慎恐惧’的。‘戒慎恐惧’未曾在‘不睹不闻’上添加其它的东西。若真切地明白这一点,也可以说‘戒慎恐惧’是本体,‘不睹不闻’是功夫。”
〔评析〕
“戒慎恐惧”,不闻不睹,正是默识工夫。只要人能在闲居独处时努力追求至善,就能“致良知”。陽明先生强调要以戒慎恐惧为致良知的功夫,认为它与“修已以敬”均同属于“内心省察”的修养方法,能够使人保持良知本体不受私欲诱惑 而昏蔽。
【原文】
问:“通乎昼夜之道而知。”
先生曰:“良知原是知昼知夜的。”
又问:“人睡熟时,良知亦不知了。”
曰:“不知何以一叫便应?”
曰:“良知常知,如何有睡熟时?”
曰:“向晦宴息,此亦造化常理。夜来天地混沌,形色俱泯,人亦耳目无所睹闻,众窍俱翕,此即良知收敛凝一时。天地既开,庶物露生,人亦耳目有所睹闻,众窍俱辟,此即良知妙用发生时。可见人心与与天地一体。故‘上下与天地同流’。今人不会宴息,夜来不是昏睡,即是妄思魇寐。”
曰:“睡时功夫如何用?”
先生曰:“知昼即知夜矣。日间良知是顺应无滞的,夜间良知即是收敛凝一的,有梦即先兆。”
又曰:“良知在夜气发的方是本体,以其无物欲之杂也。学者要使事物纷扰之时,常如夜气一般,就是‘通乎昼夜之道而知。’”
【译文】
有人就“通乎昼夜之道而知”这句话请教于先生。
先生说:“良知本来是知道白天和黑夜的。”
又问:“当人熟睡时,良知也就没有知觉吧。”
先生说:“如果无知,为什么一叫就应答呢?”
问:“良知若是常知的,如何会有熟睡时?”
先生说:“夜晚都要休息,这是自然常理。夜晚,天地一片混沌,万物的形状和颜色都消失了,人也是看不见、听不见什么,感官的功能也暂时停止了,此时正是良知收敛凝聚的时刻。天拂晓,万物显现,人也能听到声音,看到形状、颜色,感官功能也恢复正常,此时正是良知妙用发生的时刻。由此可见,人心与天体原本是一体的。因此孟子说‘上下与天地同流’。如今的人,夜晚不擅长休息,不是沉睡不醒,就是连做恶梦。”
问:“睡觉时如何用功夫?” 先生说:“白天知道如何用功夫,夜晚也就知道如何用功夫。白天,良知是顺应无滞的;夜晚,良知是收敛凝聚的,有梦就是先兆。”
先生又说:“在夜气下发的良知才是良知的本体,因为它没有夹杂丝毫物欲。学者要想在事物烦忧时仍如夜气一般,就是‘通乎昼夜之道而知’。”
〔评析〕
古代圣人崇贵夜行而不露形迹,是因为他们“通乎昼夜之道”。古人对夜形的比喻是很多的。说它,恍恍惚惚,中间似乎有个形象;芴芴芒芒,中间似乎有个物体;幽幽冥冥,中间似乎有个精华;致达诚信,究明事理,反反复复而没有形貌。
【本文分页】
[1]
[2]
[3]
[4]
[5]
[6]
[7]
[8]
[9]
[10]
[11]
[12]
[13]
[14]
[15]
[16]
[17]
[18]
[19]
[20]
文章标签:
传习录
王阳明
文章作者:明·王阳明 文章来源:
网络
更新日期:
2023-05-10
〖文章浏览:〗〖
打印文章
〗〖
发送文章
〗
上下篇章
·
《传习录》卷下 门人黄修易录 生之谓性
2023-05-10
·
《传习录》卷下 门人黄以方录 钱德洪序
2023-05-10
·
《传习录》卷下 钱德洪·跋 辗转刊行
2023-05-10
相关文章
·
《传习录》简介
2023-05-09
·
《传习录》卷上 徐爱录 心即是理
2023-05-09
·
《传习录》卷上 门人陆澄录 格物无分动静
2023-05-09
·
《传习录》卷上 门人薛侃录 “一以贯之”的功夫
2023-05-09
·
《传习录》卷中 钱德洪序 成书的缘起
2023-05-09
·
《传习录》卷中 答顾东桥书 知行合一
2023-05-09
阅读说明
·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,本站即做删除处理。
·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[中国政府网(www.org.cn)],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,请浏览[中国政府网]网站。
·本站转载的文章,不为其有效性,实效性,安全性,可用性等做保证。
·如果有什么问题,或者意见建议,请联系[
网站管理员
]。
当百网
本站使用【啊估文章软件站】网站系统
〖
网站管理员留言簿
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