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文章分类:国学典籍 / 将苑〗〖阅读选项〗 |
|
智用
【原文】
夫为将之道,必顺天、因时、依人以立胜也。故天作时不作而人作,是谓逆时;时作天不作而人作,是谓逆天;天作时作而人不作,是谓逆人。智者不逆天,亦不逆时,亦不逆人也。
【译文】
将帅领兵出征想夺取战斗的胜利,必须考虑到天候、战机及人的素质这几方面的因素,要顺天候、得战机、具备相应的战斗力。所以在顺应了天候、也具备了相应的战斗力但时机却不成熟的情况下出兵是逆时;在具备了相应的战斗力,也有了成熟的战机但不具备天候条件下出兵是逆天,在顺应了天候、抓住了战机但却不具备士兵相应的战斗力的条件下出兵是逆人。明智的将帅,领乓作战是决不会逆天、逆时、逆人的。
【解析】
这篇文章论述的是将领的指挥素养。文章指出,将领用兵要”顺天、因时、依人”,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注重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。诸葛亮又从反面强调,不能“逆天、逆时、逆人”。这样正反两面论述,把这辜要求摆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上了。
讲求“顺天、因时、依人”,在临战指挥上确实大重要了。曹孟德可算得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了,他打败袁绍百万大军,横扫北方大地,所向无敌。但他在赤壁却遭了惨败,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吃透“天时”。曹孟德统领83万大军,浩浩荡荡,直下长江,大有一口吞掉孙权、刘备之势。但是,在长江水战,他的北方士兵不能适应。正当他为此苦恼时,庞士元给他献了一条“连环计”,让他用铁环把战船锁在一起,三十只或五十只成一排。这样一来,连在一起的战船果然十分平稳,不怕风浪,曹盂德十分高兴,以为稳操胜券了。谋士程呈提醒说:“船都连锁起来,固然平稳;但是,敌人如用火攻,就难以躲避了。不能不防。”曹孟德说。“凡是用火攻,必须借用风力。现在正是严冬季节,只有西北风,怎么会有东风、南风呢?我们在西北方,敌军都在南岸,他们如用火攻,是烧自己的军队,我伯什么?如果是十月小阳春时,我早就提防了。”曹孟德这是只知一般规律,而不知特殊情况,结果算计不如诸葛亮、周瑜,大小几千只战船,顷刻之间,灰飞烟灭,83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。
相比之下,诸葛亮就高明多了。周瑜想借钒害死诸葛亮,限令他十天造出十万枝箭;而又暗中布置,不保证原材料供应。诸葛亮却装得毫未察党的样子,当场立了军令状。原来,诸葛亮已侧算出三天后将有大雾,所以主动提出三天交箭。诸葛亮让鲁肃秘密准备了二十只小船,扎上草把,在大雾掩护下,诱使曹操中什,派出大批弓箭手一通乱射。结果,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,饮酒谈笑问,得到了十多万枝箭。
从以上两个实例可以看出,懂得用兵要讲究天时、地利、人和并不难,真正做到“顺天、因事、依人”却很不容易,要求将领不但要有丰富的军事知识和才能,而且要有广博的天文、地理、人文等各方面的知识,要有政治家的头脑,并且要长期细心研究。诸葛亮居住在隆中,既有广博的天文、地理知识,又对当地气象有多年研究,所以他能预测出大雾,预测出严冬会有东南风,因而取得胜利。看来,将领要做到“顺天、因时、依人”的关键在于不断提高自身素养。如何提高指挥人员的素养,在现代战争条件下,无疑是要依靠教百,用高科技知识去武装指挥人员,培养其能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去指挥战争,克敌制胜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军在培养军队干部方面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,即所有的干部都要进军事院校学习合格才能任职,对于提高全军干部的素养,建设现代化军队,这一举措无疑具有决定性意义。注重指挥人员的素养提高,是抓住了关键,认真坚持,必有成效。
在经济建设中,也同样有“顺天、因时、依人”的问题,尽管其具体内容与用兵打仗不尽相同。例如,建厂得讲究选址,得看原材料供应条件,得注重市场销路,得有资金设备,更得搞好人员配备等等。这当中就有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的因素。凡是违背“顺天、因时、依人”原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。
农业生产和天时、地利的关系,这大概是尽人皆知的了。直到现在,农业生产并未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制约,气象和土地本身的条件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。但是,人并非全无作用,善于“顺天、因时”的人,便能取得好收成,反之则会受到老天的惩罚,由此可见,最终还是人起决定作用。要想充分利用天时、地利,夺取农业好收成,就必须有懂得天时、地利而又善于“顺天、因时”的人才。他们应该懂得天文、气象,了解短期和中、长期气象变化;他们应该懂得地利,熟知土壤土质及水利、环境等等情况:他们应该懂得栽培技术,知道适宜于当地种植的品种,会选择适宜的良种,能运用先进的栽培技术;他们应该有研究能力,能选育良种,改进耕作技术,不断提高产量和农作物品质。除此之外,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,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,尤其是领导者,还必须了解市场,懂得营销,才能芥得最大的经济效益。综上所述,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,在我国人口仍不断增长而耕地又日渐减少的严峻形势下,要求农民和农业生产领导者必须大力提高自己的素质,要掌握各种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。当然,依我国现在的情况,还难于要求广大农民在短时期内达到要求,这就要求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作用,使他们能帮助农民“顺天,因时”。以切实有效的体制、措施留得住人,充分调动、发挥人的积极性,这正是所谓“依人”。
总而言之,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,各行各业都应遵循“顺天、因时、依人”的原则。实际上,“顺天、依时”,就是从实际出发,按客观规律办事,而“依人”就是要相信群众,依靠群众,这一切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,和我党新时期的基本路线是一致的。
|
文章作者:诸葛亮 更新日期:2011-01-02 |
〖文章浏览:〗〖打印文章〗〖发送文章〗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