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页〗〖打印选项
《伤寒杂病论》辨少阴病脉证并治
  理中加人参括蒌根汤方

  人参四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括蒌根二两

  右五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
  饮水即吐,食谷则利,脉迟而弱者,理中加附子汤主之。

  理中加附子汤方

 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附子一枚

  右五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
  腹中胀满而痛,时时上下,痛气上则吐,痛气下则利,脉濡而涩者,理中汤主之。(方见前)

  霍乱证,有虚实,因其人本有虚实,证随本变故也,虚者脉濡而弱,宜理中汤;实者脉急而促,宜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。(理中汤方见前)

 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

  葛根半斤 黄连三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(炙)

  右四味,以水八升,先煮葛根减二升,去上沫,纳诸药,煮取二升,去滓,分温再服。

  霍乱,转筋,必先其时已有寒邪留于筋间,伤其荣气,随证而发,脉当濡弱,反见弦急厥逆者,理中加附子汤主之。(方见前)

  霍乱,已,头痛,发热,身疼痛,热多,欲饮水者,五苓散主之;寒多,不饮水者,理中丸主之。

  五苓散方

  猪苓十八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 泽泻一两六铢

  右五味,捣为散,以白饮和服方寸匙,日三服,多饮暖水,汗出愈,将息如法。

  理中丸方

 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白术三两

  右四味,捣筛,蜜和为丸,如鸡子黄大,以沸汤数合和一丸,研碎温眼,日三服,夜二服,腹中未热,可益至三四丸。

  伤寒其脉微涩者,本是霍乱,今是伤寒,却四五日,至阴经上,若转入阴者,必利;若欲似大便,而反失气,仍不利者,此属阳明也,便必鞕,十三日愈。所以然者,经尽故也。

  下利后,便当鞕,鞕则能食者,愈;今反不能食,到后经中,颇能食,复过一经亦能食,过之一日当愈,不愈者,不属阳明也。

  伤寒脉微而复利,利自止者,亡血也,四逆加人参汤主之。

  四逆加人参汤方

  甘草二两(炙) 附子一枚(生用去皮破八片) 干姜一两半 人参三两

  右四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,分温再服。

  吐、利止,而身痛不休者,当消息和解其外,宜桂枝汤。

  桂枝汤方

 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(炙)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

  (劈)

  右五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,将息禁忌如太阳法。

  吐、利,汗出,发热,恶寒,四肢拘急,手足厥冷者,四逆汤主之。(方见前)

  既吐且利,小便复利而大汗出,下利清谷,内寒外热,脉微欲绝者,四逆汤主之。(方见前)

  吐已下断,汗出而厥,四肢拘急不解,脉微欲绝者,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。

 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

  甘草二两(炙) 干姜三两 附子大者一枚(生用) 猪胆汁半合 人参二两

  右五味,以水三升,先煮四味,取一升,去滓,纳猪胆汁搅匀,分温再服。

  吐、利后,汗出,脉平,小烦者,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。



【本文分页】[1][2][3][4][5][6][7][8][9][10][11][12][13][14][15]

文章作者:张仲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