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页〗〖打印选项
《伤寒杂病论》辨少阴病脉证并治
 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

 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(生用去皮破八片)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

  右五味,以水三升,先煮三物,取一升,去滓,纳人尿,猪胆汁,和令相得,分温再服,若无胆汁亦可用。

 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,至四五日,腹痛,小便不利,四肢沉重疼痛,自下利者,此为有水气,其人或咳,或小便不利,或下利,或呕者,真武汤主之。

  真武汤方

 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(切) 附子一枚(炮

  去皮破八片)

  右五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七合,日三服。若咳者,加五味子半升,细辛干姜各一两;若小便不利者,加茯苓一两;若下利者,去芍药,加干姜二两;若呕者,去附子,加生姜足前成半斤。

  少阴病,下利清谷,里寒外热,手足厥逆,脉微欲绝,身反不恶寒,其人面色赤,或腹痛,或干呕,或咽痛,或利止,脉不出者,通脉四逆汤主之。

  通脉四逆汤方

  甘草二两(炙) 附子大者一枚(生用去皮破八片) 干姜三两 人参二两  

  右四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,分温再服,其脉即出者愈。面色赤者,加葱九茎;腹中痛者,去葱,加芍药二两;呕者,加生姜二两;咽痛者,去芍药,加桔梗一两;利止,脉不出者,去桔梗,加人参二两。

  少阴病,四逆,其人或咳,或悸,或小便不利,或腹中痛,或泄利下重者,四逆散主之。

  四逆散方

  甘草二两(炙) 附子大者一枚 干姜一两半 人参二两

  右四味,捣筛,白饮和服方寸匙,咳者去人参,加五味子,干姜各五分,并主下利;悸者,加桂枝五分;小便不利者,加茯苓五分;泄利下重者,先以水五升,煮薤白三两,取三升,去滓,以散三方寸匙纳汤中,煮取一升半,分温再服。

  少阴病,下利六七日,咳而呕,渴,心烦不得眠者,猪苓汤主之。

  猪苓汤方

  猪苓一两(去皮) 茯苓一两(去皮) 阿胶一两 泽泻一两 滑石一两

  右五味,以水四升,先煮四物,取二升,去滓,纳胶烊尽,温服七合,日三服。

  少阴病,得之二三日,口燥咽干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


【本文分页】[1][2][3][4][5][6][7][8][9][10][11][12][13][14][15]

文章作者:张仲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