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页〗〖打印选项
《伤寒杂病论》辨少阴病脉证并治
  麻黄升麻汤方

  麻黄二两半(去节) 升麻一两 知母一两 黄芩一两半 桂枝二两 白术一两 甘草一两(炙)

  右七味,以水一斗,先煮麻黄去上沫,纳诸药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
 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

  干姜三两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人参三两

  右四味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去滓,分温再服。

  下利,有微热而渴,脉弱者,令自愈。

  下利,脉数有微热,汗出者,为欲愈,脉紧者,为未解。

  下利,手足厥逆,无脉者,灸之不温,若脉不还,反微喘者,死。少阴负趺阳者,为顺也。

  下利,寸脉反浮数,尺中自涩者,必圊脓血,柏叶阿胶汤主之。

  柏叶阿胶汤方

  柏叶三两 阿胶二两 干姜二两(炮) 牡丹三两

  右四味,以水三升,先煮三味,取二升,去滓,纳胶烊消,温服一升,日再服。

  下利清谷,不可攻表;汗出,必胀满。

  下利,脉沉弦者,下重也;脉大者,为未止;脉微弱数者,为欲自止,虽发热,不死。

  下利,脉沉而迟,其人面少赤,身有微热,下利清谷者,必郁冒,汗出而解,病人必微厥,所以然者,其面戴阳下虚故也。

  下利,脉数而渴者,令自愈,设不差,必清脓血,以有热故也。

  下利后,脉绝,手足厥冷,啐时脉还,手足温者,生,脉不还者,死。

  伤寒,下利日十余行,脉反实者,死。

  下利清谷,里寒外热,汗出而厥者,通脉四逆汤主之。

  通脉四逆汤方

  甘草二两(炙) 附子大者一枚(生用) 干姜三两 人参二两

  右四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,分温再服,其脉出者愈。

  热利下重者,白头翁汤主之。



【本文分页】[1][2][3][4][5][6][7][8][9][10][11][12][13][14][15]

文章作者:张仲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