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·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




    本 站 搜 索
   推 荐 文 章        More...
《颜氏家训》前言
  前言   颜氏家训──人..
《百战奇法》序言 目录
  序言   《百战奇法》是..
《孝经》评价
  评价   《孝经》堪称一..
《孝经》导读
  导读   《孝经》是一部..
《弟子规》详解
  《弟子规》原名《训蒙文》,..
《孙子兵法》前言
  前言   《孙子兵法》是..
    文 章 阅 读 排 行
《素问》金匮真言论篇第四
 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  黄..
《商君书》更法第一
  更法第一   孝公平画,..
《张子正蒙》乾稱篇第十七
乾稱父,坤稱母;予茲藐焉,乃混然..
《帝范》君体第一
帝者,天之一名。以形体谓之天,以..
《传习录》卷下 门人陈九..
明·嘉靖三十四年(公元1555年),王..
《传习录》简介
《传习录》是哲学著作,由王..
 文 章 信 息
《传习录》卷下 门人陈九川录 戒惧恐惧在心念
评论()〗〖留言〗〖收藏
〖文章分类:国学典籍 / 传习录〗〖阅读选项
  【原文】

  有一属官,因久听讲先生之学,曰:“此学甚好,只是簿书讼狱繁难,不得为学。”

  先生闻之,曰:“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?尔既有官司之事,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,才是真格物。如问一词讼,不可因其应对无状,起个怒心;不可因他言语圆转,生个喜心;不可恶其嘱托,加意治之;不可因其请求,屈意从之;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,随意苟且断之;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,随人意思处之。有许多意思皆私,只尔自知,须精细省察克治,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,杜人是非,这便是格物致知。簿书讼狱之间,无非实学。若离了事物为学,却是着空。”

  【译文】

  有一位下属官员,长期听先生的讲学,他说道:“先生讲说的的确精彩,只是文件、案件极其繁重,没有时间去做学问。”

  先生听后,对他说:“我何尝教你放弃文件案件而悬空去讲学?你既然需要断案,就从断案的事上学习 ,如此才是真正的格物。例如,当你判案时,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恼怒;不能因为对方言语婉转而高兴;不能因为对方的请托而存心整治他;不能因为对方的哀求而屈意宽容他;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务烦冗而随意草率结案;不能因为别人的诋毁和陷害而随别人的意愿去处理。这里所讲的一切情况都是私,唯你个人清楚。你必须仔细省察克治,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枉人是非,这就是格物致知。处理文件与诉讼,全是切实的学问。如果抛开事物去学,反而会不着边际。”

  〔评析〕

  关于格物致知的功夫,王陽明提出了“无事时存养”和“有事时省察”两种方法。所谓“有事时省察”,强调的是在处世、工作中自然而然地按照良知的要求去行事, 去贯彻伦理道德。 他认为这就是 “真格物”,“真实克己”,如人走路一样,应边走边认,边问边走,在“事上磨炼”,“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工夫乃有益”,通过“声色货利”这些日常事务,“实地用功”,去体认良知。

  【原文】

  虔州将归,有诗别先生云:“良知何事系多闻,妙合当时已种根,好恶从之为圣学,将迎无处是乾元。”先生曰:“若未来讲此学,不知说‘好恶从之’从个甚么。”

  敷英在座曰:“诚然。尝读先生《大学古本序》,不知所说何事。及来听讲许时,乃稍知大意。”

  【译文】

  陈九川即将离开虔州, 向先生写了一首告别诗: “良知何事系多闻?妙合当时已种根;好恶从之为圣学,将迎无处是乾元。”先生说:“你若没来此处讲论良知,绝对不理解‘好恶从之’到底从的是什么?”

  在一旁的敷英接着说:“正是这样。我曾研读过先生著的《大学古本序》,不懂其中说的是什么。在这里经过一段时日的听讲,才稍微懂得了其中的大意。”

  〔评析〕

  世事上,善的名赋予善的事物,恶的名给予恶的事物。圣、贤、仁、智,是给善者的名;顽、嚣、凶、愚是给恶者的名。但是,使善与恶的名完全区别开来,即使不能充分反映事物的实际,也不致于有太大的误差。可见,善与恶只不过名份而已。


【本文分页】[1][2][3][4][5][6][7][8][9]
文章标签:传习录  王阳明  
文章作者:明·王阳明  文章来源:网络  更新日期:2023-05-10
〖文章浏览:〗〖发送文章〗〖打印文章
上下篇章 ·《传习录》卷下 右南大吉录 启蒙之道2023-05-10
·《传习录》卷下 门人黄直录 过分矜持亦弊端2023-05-10
·《传习录》卷下 门人黄修易录 生之谓性2023-05-10
·《传习录》卷下 门人黄省曾录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2023-05-10
相关文章 ·《传习录》卷中 答陆原静书 元神 元气 元精2023-05-10
·《传习录》卷中 答欧阳崇一 万物皆备于我心2023-05-10
·《传习录》卷中 答罗整庵少宰书 正心诚意2023-05-10
·《传习录》卷中 答聂文蔚 人即天地之心2023-05-10
·《传习录》简介2023-05-09
·《传习录》卷上 徐爱录 心即是理2023-05-09
〖文章阅读说明〗
·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,本站即做删除处理。
·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[中国政府网(www.org.cn)],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,请浏览[中国政府网]网站。
·本站转载的文章,不为其有效性,实效性,安全性,可用性等做保证。
·如果有什么问题,或者意见建议,请联系[网站管理员]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