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会员中心]  [发布文章][发布软件]  [中文繁體]
 文章·资料  电脑软件  手机软件  网站源码
    本 站 搜 索
[选项]
    书 籍 列 表
《礼记》[57]
《传习录》[18]
《难经》[0]
《虎钤经》[21]
《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》[0]
《素女方》[0]
《彭祖经》[0]
《竹书纪年》[13]
《伍子胥兵法》[0]
《破窑赋》[1]
更多...
   推 荐 文 章        More...
  没有数据
    文 章 阅 读 排 行
《礼记》夫乐者乐也——中..
  夫乐者乐也①  ——中正和..
《礼记》礼乐不可斯须去身..
  礼乐不可斯须去身①  ——..
《礼记》钟声铿,铿以立号..
  钟声铿,铿以立号①  ——..
《礼记》德者,性之端也—..
  德者,性之端也①  ——不..
《礼记》土敝则草木不长—..
  土敝则草木不长①  ——淫..
《礼记》夫民有血气心知之..
 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①  —..
 文 章 列 表 文章作者 阅读统计 更新日期
《礼记》乐者,异文合爱者也——礼乐当随时代而变化 孔子 330 2011-01-02
  乐者,异文合爱者也①  ——礼乐当随时代而变化   【原文】   礼者,殊事合敬者也②。乐者,异文合爱者也(3)。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。故事与时并④,名与功偕⑤。   故钟、鼓、管、磬、羽、蘥、干、戚⑥,乐之器也;屈、伸、俯、仰、缀、兆、舒、疾⑦,乐之文也。簠、簋、俎、豆、..
《礼记》乐由中出——以礼约取代兵刑 孔子 295 2011-01-02
  乐由中出①  ——以礼约取代兵刑   【原文】   乐由中出,礼自外作。乐由中出故静②,礼自外作故文(3)。大乐必易,大礼必简。乐至则无怨④,礼至则不在争。揖让而治天下者⑤,礼乐之谓也。   暴民不作,诸侯宾服⑥,兵革不试⑦,五刑不用⑧,百姓无患,天子不怒,如此则乐达矣。合父子之亲..
《礼记》乐者,通伦理者也——文艺是一种工具 孔子 229 2011-01-02
  乐者,通伦理者也①  ——文艺是一种工具   【原文】   凡音者,生于人心者也。乐者,通伦理者也②。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,禽兽是也。知音而不知乐者,众庶是也。唯君子为能知乐。   是故审声以指引,审音以知乐,审乐以知道政,而治道备矣(3)。是故不知声者,不可与言音。不知音者,不可..
《礼记》凡音者,生人心者也——音乐可以察知世事人心 孔子 333 2011-01-02
  凡音者,生人心者也①  ——音乐可以察知世事人心   【原文】   凡人者,生人心者也。情动于中,故形于声。声成文②,谓之音。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(3),其政和;乱世之音怨以怒,其政乖④;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声音之道,与政通矣。   【注释】   ①.本节选自《乐记。乐本》。②..
《礼记》礼以道其志——音乐是治国安邦的工具 孔子 476 2011-01-02
  礼以道其志①  ——音乐是治国安邦的工具   【原文】   礼以道其志②,乐以和起声(3),政以一其行,刑以防其奸④。礼、乐、政,其极一也⑤,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⑥。   【注释】   ①.本节选自《乐记。乐本》。②.道:同“导”,诱导。。(3)和其声:意思是说调节人们的情感。④.奸..
《礼记》乐者,音之所由生也——音乐表现情感而不是形象 孔子 315 2011-01-02
  乐者,音之所由生也①  ——音乐表现情感而不是形象   【原文】   乐者,音之所由生也,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。是故其哀心感者,其声噍以杀②;其乐心感者,其声啴以缓(3);其喜心感者,其声发以散④;其怒心感者,其声粗以厉;其敬心感者,其声直以廉⑤;其爱心感者,其声和以柔。六者非性也,感于..
《礼记》凡音之起——音乐以情感为中心 孔子 245 2011-01-02
  凡音之起①  ——音乐以情感为中心   【原文】   凡音之起,由人心生也。人心之动,物使之然也。感于物而动,故形于声。声相应,故生变,变成方②,谓之音。比而乐之(3),及干戚羽旄④。谓之乐。   【注释】   ①.本节选自《乐记·乐本篇》。《乐记》是中国古代有关音乐和文艺理论..
《礼记》大德不官——立足根本才可随心所欲 孔子 349 2011-01-02
  大德不官①  ——立足根本才可随心所欲   【原文】   君子曰:大德不官,大德不器,大信不约,大时不齐②。察于此四者,可以有志于本矣(3)。三王之祭川也,皆先河而后海,或源也,或委也④,此之谓务本。   【注释】   ①.本节选自《学记》。②.大时:天时。(3)本:根本。④.委:众水..
《礼记》古之学者——于平易中见深刻 孔子 231 2011-01-02
  古之学者①  ——于平易中见深刻   【原文】   古之学者,比物丑类②。鼓无当于无声(3),五声弗得不知;水无当于五色④,五声弗得不章;学无当于五官⑤,五声弗得不治;师无当于五服⑥,五服弗得不亲。   【注释]   ①.本节选自《学记》。②.丑:比。比物丑类:比较同类事物,以做到..
《礼记》良冶之子——循序渐进才匝得下根 孔子 259 2011-01-02
  良冶之子①  ——循序渐进才匝得下根   【原文】   良冶之子,必学为裘②。良弓之子,比学为箕(3)。始驾者反之④,车在马前⑤。君子察于此三者,可以有志于学矣。   【注释]   ①.本节选自《学记》。②.冶:冶铸金属的工匠。裘:皮衣。(3)弓:这里指造弓的匠人。箕:簸箕。④.始驾..
123456
当前文章类别/分类:礼记共有57篇文章,10篇文章/页,页次:2/6转到:
  当百网
  本站使用【啊估文章软件站】网站系统    网站管理员留言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