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会员中心]  [发布文章][发布软件]  [中文繁體]
 文章·资料  电脑软件  手机软件  网站源码
    本 站 搜 索
[选项]
   推 荐 文 章        More...
《颜氏家训》前言
  前言   颜氏家训──人..
《百战奇法》序言 目录
  序言   《百战奇法》是..
《孝经》评价
  评价   《孝经》堪称一..
《孝经》导读
  导读   《孝经》是一部..
《弟子规》详解
  《弟子规》原名《训蒙文》,..
《孙子兵法》前言
  前言   《孙子兵法》是..
    文 章 阅 读 排 行
《虎钤经》卷七
旗帜第六十九 旗帜者,军中之标..
《素女经》简介
  简介   《素女经》中国..
《素问》逆调论篇第三十四
 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  黄..
《三十六计》第四套 混战计..
  小敌困之①。剥,不利有攸往..
《房内记》断鬼交第廿五
  断鬼交第廿五   《玉房..
《房内记》十动第九
  十动第九   素女曰:“..
 文 章 信 息
《将苑》将材
评论()〗〖留言〗〖收藏
〖文章分类:国学典籍 / 将苑〗〖阅读选项
  事例之二:当李世民领军讨伐刘武周的叛军时,在追击叛军先锋宋金刚途中,李世民亲自督促军兵追击,一昼夜前进200余里。到达高壁岭,众将士见敌军很少,又十分疲劳,饥饿难忍,便请求暂停追击,等待运粮到来。李世民不准,带兵又追,直到雀鼠谷才追上敌军,与宋金刚交战八次,终于斩杀,俘虏敌军数万,大获全胜。李世民和众将士一样忍受饥饿疲劳追击敌军,三日没解甲,两天没进食。取胜之时,唐军只有一只羊,李世民下令宰羊,煮熟之后,全分给众将士吃了,他自己一口没吃便又领兵追至介休,再败宋金刚。刘武周叛乱之初,唐军屡战屡败,李元吉竟逃离太原,高祖李渊竟放弃山西,下敕守卫关中。秦王李世民愤而请战,很快便平定了这场叛乱,是什么原因呢?从这一段带兵追击的故事,我们便不难找出其原因了,对于秦王的用兵策略、英勇善战等等,暂且不说,单说秦王身先士卒,吃苦在前,关怀士卒。正因为秦王自己做到了三日不解甲,两天不吃饭,有一只羊还让给众将士吃,众唐军才会毫无怨言地听命于秦王,忍着常人无法忍受的饥饿疲劳,长途奔袭,彻底打垮了宋金刚,平定了刘武周。

  事例之三:当秦王李世民统兵征讨王世充时,一天晚上,降将寻相逃走了,他所带的河东降兵也大部分开了小差。和寻相一起归降的将领尉迟恭自然免不了嫌疑。秦王的部将屈(音:决)突通和殷开山不分青红皂白,便将尉迟恭拿下捆了起来,然后去向李世民秉报:“那个尉迟敬德骁勇无比,如果留下,恐怕会有后患;不如把他杀了,以绝后患!我们已把他押到帐外,听候大王处决。”李世民听说把尉迟恭抓来了,大吃一惊,忙说:“你们二位,因为寻相叛逃了,便怀疑敬德也会叛变?你们应该明白,敬德如想叛变,他就不会落在寻相之后了。现今敬德还在,可见他根本没有叛变的想法啊!”说到这里,秦王赶忙走到帐外,亲自给尉迟敬德解了绑,并把敬德请进卧室,取出黄金相赠,诚恳地说道:“大丈夫因意气相投而相交,请你不要介意一点小小的误会,你如果决心要走,这点金子可以作为路费,算是我的一点兄弟之情吧。我怎么会因为一点儿谗言而加害正人君于呢?”尉迟恭听了秦王的话,深受感动,当即跪下叩拜,流着眼泪说道:“大王待我这样好,我不是木石,怎么会不感恩戴德呢!我发誓,永远为大王效力,哪怕牺牲生命,也在所不惜!但大王的厚赠却不敢领受。”尉迟恭一再推辞,李世民最后说,“那就算预付的赏金吧。”尉迟恭才拜领了。第二天,秦王带领500骑兵巡视战场,突然被王世充1万多步兵和骑兵包围了。李世民只带着腰刀,无法抵御敌将的长枪,而且唐军又寡不敌众,形势实在太危险了!这时,突然来了一员大将,横槊一刺,敌将当即落马。这员大将保护秦王突出重围,又带领骑兵杀入敌阵,左挑右拨,只杀得敌军人仰马翻,哭爹叫娘。唐军大队援军随后赶到,和那员大将一齐赶杀,共斩敌军首级一千有余。王世充见伙,心胆俱裂,抱头鼠窜而去。唐军大获全胜。那员大将回营拜见秦王,李世民离座相迎,衷心慰劳:“众将说您必定背叛,我说您一定不会有贰心。您对我的回报怎么这样快啊?”说完又赐了该将一匣黄金。那员大将是谁?当然是复姓尉迟,名恭,字敬德的勇将了!

  事例之四:武德四年,杜伏威归顺唐朝,奉诏助剿王世充。杜伏威派部将二人率精兵2000前去援助李世民。李世民又挑了10几匹好马,10几名强将,补充到这2000人之中,把这支骑兵分成左右两队,一律黑衣黑甲,自任这支突击队统帅,让手下骁将秦叔宝、程知节、尉迟恭、翟长孙任副帅。每有战事,秦王便带领这支精兵冲锋陷阵,那真是无坚不摧。一天,屈突通和窦轨巡视行营,遭王世充袭击,情势危急。秦王得报,当即率领黑甲军前去救授。黑甲军杀人敌阵,好似苍龙搅海,骇浪奔腾,杀得王世充丢兵弃甲,慌忙逃回洛阳。唐军移军青城宫,与王世充的两万精兵隔水对峙。唐军初到,营垒尚未建立起来,而王世充的大军早已据险列阵,处于有利地位。唐军诸将见状,产生了畏惧心理。而秦王登高观望之后,却对诸将说:“贼军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。现在倾巢前来,希图侥幸取胜。我军只要今天打败敌军,他就再也不敢出战了!”随即命屈突通带领5000步兵,渡水前去敌阵挑战,并叮嘱说:“一交锋接战,赶快纵烟,我会亲自去接应你!”李世民命令众将士穿好衣甲,等待出击。时间不长,对岸升起一缕青烟,直上云霄。李世民飞身上马,当先冲去。众将士紧随其后,踊跃渡河,与先头部队会合,奋勇冲杀。李世民想看看敌军阵势厚薄,便带领几十名骑兵,冒险突入敌阵,从阵前直杀到阵后,敌军望风披靡。忽见有长堤阻住,李世民便转身退回,杀回敌阵。当时李世民与随从已失去联系,身边只有邱行恭一员战将跟随。王世充部下数员将士追来,用强弓硬箭射李世民。李世民将敌箭一一挡开,毫发无伤,然而,坐下战马却中了一箭。马快倒下时,几乎将李世民掀翻在地。李世民眼疾身快,跳下马来,幸免跌倒。邱行恭赶忙回马,伸手接住敌箭,随接随射,箭无虚发,接连射死数名敌军,敌军不敢上前追赶。邱行恭让出战马给秦王骑,自己则手执长刀,高声呼喊,在马前开路,又砍死数名敌军,力保秦王突出敌阵。李世民突出敌阵后,又督促唐军与敌军决战,又经三四个时辰恶战,王世充终于支持不住,带领残兵退入洛阳城中。李世民奋不顾身,领兵英勇冲杀,以自己的模范行动,鼓舞全军将士,终于战胜强敌,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。以上个四个事例,都是李世民在当皇帝之前,亲自统兵作战的事例。这些事例充分反映了李世民作为三军统帅,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以及宽大胸怀和气盖三军的过人勇气。正是有这些优秀品质和超人的谋略才干,李世民才能在开创唐朝基业中功勋卓著,他也才能跻身于我国卓越的军事家的行列而当之无愧。秦王李世民统兵取胜的一个个事例也有力地证明了诸葛亮在《将材》一文中的论述是完全正确的,诸葛亮在文中所提的九条标准是恰当的,必要的。


【本文分页】[1][2]
文章作者:诸葛亮  更新日期:2011-01-02
〖文章浏览:〗〖打印文章〗〖发送文章
·《将苑》综述2011-01-06
·《将苑》将骄吝2011-01-02
·《将苑》将强2011-01-02
·《将苑》出师2011-01-02
·《将苑》择材2011-01-02
·《将苑》智用2011-01-02
·《将苑》不陈2011-01-02
阅读说明
·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,本站即做删除处理。
·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[中国政府网(www.org.cn)],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,请浏览[中国政府网]网站。
·本站转载的文章,不为其有效性,实效性,安全性,可用性等做保证。
·如果有什么问题,或者意见建议,请联系[网站管理员]。
  当百网
  本站使用【啊估文章软件站】网站系统    网站管理员留言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