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会员中心]  [发布文章][发布软件]  [中文繁體]
 文章·资料  电脑软件  手机软件  网站源码
    本 站 搜 索
[选项]
   推 荐 文 章        More...
《颜氏家训》前言
  前言   颜氏家训──人..
《百战奇法》序言 目录
  序言   《百战奇法》是..
《孝经》评价
  评价   《孝经》堪称一..
《孝经》导读
  导读   《孝经》是一部..
《弟子规》详解
  《弟子规》原名《训蒙文》,..
《孙子兵法》前言
  前言   《孙子兵法》是..
    文 章 阅 读 排 行
《虎钤经》卷七
旗帜第六十九 旗帜者,军中之标..
《素女经》简介
  简介   《素女经》中国..
《素问》逆调论篇第三十四
 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  黄..
《三十六计》第四套 混战计..
  小敌困之①。剥,不利有攸往..
《房内记》断鬼交第廿五
  断鬼交第廿五   《玉房..
《房内记》十动第九
  十动第九   素女曰:“..
 文 章 信 息
《素问》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
评论()〗〖留言〗〖收藏
〖文章分类:国学典籍 / 素问〗〖阅读选项
  黄帝曰:分至何如?

  岐伯曰:气至之谓至,气分之谓分。至则气同,分则气异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。

  黄帝曰:夫子言春秋气始于前,冬夏气始于后,余已知之矣。然六气往复,主岁不常也。其补写奈何?

  岐伯曰:上下所主,随其攸利,正其味,则其要也。左右同法。《大要》曰:少阳之主,先甘后减;阳明之主,先辛后酸;太阳之主,先咸后苦;厥阴之主,先酸后辛;少阴之主,先甘后减;太阴之主,先苦后甘。佐以所利,资以所生,是谓得气。

  黄帝曰:善。夫百病之生也,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,以之化之变也。经言盛者写之,虚者补之,余锡以方士,而言士用之,尚未能十全。余欲令要道必行,桴鼓相应,犹拔刺雪污,工巧神圣,可得闻乎?

  岐伯曰:审察病机,无失气宜,此之谓也。

  黄帝曰:愿闻病机何如?

  岐伯曰: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。诸寒收引,皆属于肾。诸气月贲郁,皆属于肺。诸湿肿满,皆属于脾。诸热瞀瘛,皆属于火。诸痛痒疮,皆属于心。诸厥固泄,皆属于下。诸痿喘呕,皆属于上。诸禁鼓栗,如丧神守,皆属于火。诸痉项强,皆属于湿。诸逆冲上,皆属于火。诸胀腹大,皆属于热。诸躁狂越,皆属于火。诸暴强直,皆属于风。诸病有声,鼓之如鼓,皆属于热。诸病浮肿,疼酸惊骇,皆属于火。诸转反戾,水液浑浊,皆属于热。诸病水液,澄澈清冷,皆属于寒。诸呕吐酸,暴注下迫,皆属于热。故《大要》曰:谨守病机,各司其属。有者求之,无者求之,盛者责之,虚者责之。必先五胜,疏其血气,令其调达,而致和平。此之谓也。

  黄帝曰:善。五味阴阳之用何如?

  岐伯曰:辛甘发散为阳,酸苦涌泄为阴,咸味涌泄为阴,淡味渗泄为阳。六者或收,或散,或缓,或急,或燥,或润,或软,或坚,以所利而行之,调其气,使其平也。

  黄帝曰:非调气而得者,治之奈何?有毒无毒,何先何后?愿闻其道。

  岐伯曰:有毒无毒,所治为主,适大小为制也。

  黄帝曰:请言其制。

  岐伯曰:君一臣二,制之小也;君一臣三佐五,制之中也;君一臣三佐九,制之大也。寒者热之,热者寒之,微者逆之,甚者从之,坚者削之,客者除之,劳者温之,结者散之,留者攻之,燥者濡之,急者缓之,散者收之,损者温之,逸者行之,惊者平之,上之下之,摩之浴之,薄之劫之,开之发之,适事为故。

  黄帝曰:何谓逆从?

  岐伯曰:逆者正治,从者反治。从少从多,观其事也。

  黄帝曰:反治何谓?

  岐伯曰:热因寒用,寒因热用,塞因塞用,通因通用。必伏其所主,而先其所因。其始则同,其终则异。可使破积,可使溃坚,可使气和,可使必已。

  黄帝曰:善。气调而得者,何如?

  岐伯曰:逆之,从之,逆而从之,从而逆之,疏气令调,则其道也。

  黄帝曰:善。病之中外何如?

  岐伯曰:从内之外者,调其内;从外之内者,治其外;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,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;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,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;中外不相及,则治主病。

  黄帝曰:善。火热,复恶寒发热,有如疟状,或一日发,或间数日发,其故何也?

  岐伯曰:胜复之气,会遇之时,有多少也。阴气多而阳气少,则其发日远;阳气多而阴气少,则其发日近。此胜复相薄,盛衰之节,疟亦同法。

  黄帝曰:论言治寒以热,治热以塞,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。有病热者,寒之而热,有病寒者,热之而寒。二者皆在,新病复起。奈何治?

  岐伯曰: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,热之而寒者取之阳,所谓求其属也。

  黄帝曰:善。服寒而反热,服热而反寒,其故何也?

  岐伯曰:治其王气,是以反也。

  黄帝曰:不治王而然者,何也?

  岐伯曰:悉乎哉问也!不治五味属也。夫五味入胃,各归其所喜,故酸先入肝,苦先入心,甘先入脾,辛先入肺,咸先入肾。久而增气,物化之常也;气增而久,夭之由也。

  黄帝曰:善。方制君臣,何谓也?

  岐伯曰:主病之谓君,佐君之谓臣,应臣之谓使,非上下三品之谓也。

  黄帝曰:三品何谓?

  岐伯曰: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。

  黄帝曰:善。病之中外何如?

  岐伯曰:调气之方,必别阴阳,定其中外,各守其乡。内者内治,外者外治。微者调之,其次平之,盛者夺之,汗者下之,寒热温凉,衰之以属,随其攸利,谨道如法,万举万全,气血正平,长有天命。

  黄帝曰:善。


【本文分页】[1][2][3][4][5][6][7]
文章作者:黄帝  更新日期:2011-01-09
〖文章浏览:〗〖打印文章〗〖发送文章
·《素问》本病论篇第七十三(遗篇)2011-01-09
·《素问》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2011-01-09
·《素问》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2011-01-09
·《素问》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2011-01-09
·《素问》前言2011-01-09
·《素问》阴阳离合论篇第六2011-01-09
·《素问》阴阳别论篇第七2011-01-09
阅读说明
·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,本站即做删除处理。
·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[中国政府网(www.org.cn)],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,请浏览[中国政府网]网站。
·本站转载的文章,不为其有效性,实效性,安全性,可用性等做保证。
·如果有什么问题,或者意见建议,请联系[网站管理员]。
  当百网
  本站使用【啊估文章软件站】网站系统    网站管理员留言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