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页〗〖打印选项
《列子》汤问第五
  【原文】

  伯牙善鼓琴[1],钟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登高山[2],钟子期曰:“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!”志在流水,钟子期曰:“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!”伯牙所念,钟子期必得之。伯牙游于泰山之阴,卒逢暴雨,止于岩下,心悲,乃援琴而鼓之。初为《霖雨之操》[3],更造《崩山之音》。曲每奏,钟子期辄穷其趣。伯牙乃舍琴而叹曰:“善哉,善哉,子之听夫!志想象犹吾心也[4]。吾于何逃声哉?”

  【注释】

  [1].伯牙——春秋时善弹琴者。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:“伯牙鼓琴,钟子期听之,方鼓琴而志在太山,钟子期曰:‘善战乎鼓琴,巍巍乎若太山。’少选之间,而志在流水,钟子期又曰:“善哉乎鼓琴,汤汤乎若流水。’钟子期死,伯牙破琴绝弦,终身不复鼓琴,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。”

  [2].志在登高山——卫叔岷:“‘登’字疑衍。‘志在高山’与下‘志在流水’相对。《记纂渊海》五二、七八、《合壁事类·前集》五七、《韵府群玉》八引皆无‘登’字。《吕氏春秋·本味篇》、《韩诗外传》九、《说苑·尊贤篇》并同。”

  [3].霖雨之操——霖雨,连绵的大雨。操,琴曲的一种。应劭《风俗通·声音》:“其遇闭塞忧愁而作者,命其曲曰操。”

  [4].志想象犹吾心——张湛注:“言心暗合与己无异。”

  【译文】

  伯牙善于弹琴,钟子期善于听音。伯牙弹琴时,心里想着高山,钟子期说:“好啊!高大庄严地像泰山!”心里想着流水,钟子期说:“好啊!浩浩荡荡地像江河!”伯牙想到什么,钟子期一定能领会到。伯牙在泰山北面游览,突然遇到暴雨,停留在岩石下,心中悲哀,于是拿起琴弹了起来。先弹《霖雨之操》,又弹《崩山之音》,每弹一曲,钟子期都能领会它的旨趣。于是伯牙放下琴叹道:“你听琴的本领真是太高了,太高了!你心中想的简直和我想的一样,我哪里逃得掉你对声音的识别能力呢?”



【本文分页】[1][2][3][4][5][6][7][8][9][10][11][12][13][14][15][16][17]

文章作者:列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