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打印本页〗〖打印选项〗 |
《列子》汤问第五 |
【原文】 周穆王西巡狩[1],越崑■,不至弇山[2]。返还,未及中国,道有献工人名偃师[3],穆王荐之[4],问曰:“若有何能?”偃师曰:“臣唯命所试。然臣已有所造,愿王先观之。”穆王曰:“日以俱来[5],吾与若俱观之。”越日[6]:偃师谒见王,王荐之,曰:“若与偕来者何人邪?”对曰:“臣之所造能倡者[7]。”穆王惊视之,趣步俯仰[8],信人也[9]。巧夫顉其颐[10],则歌合律;捧其手,则舞应节。千变万化,惟意所适。王以为实人也,与盛姬内御并观之。技将终,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■。王大怒,立欲诛偃师。偃师大慑■,立剖散倡者以示王,皆傅会革、木、胶、漆、白、黑、丹、青之所为。王谛料之■,内则肝、胆、心、肺、脾、肾、肠、胃,外则筋骨、支节、皮毛、齿发,皆假物也,而无不毕具者。合会复如初见■。王试废其心,则口不能言;废其肝,则目不能视;废其肾,则足不能步。穆王始悦而叹曰:“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?”诏贰车载之以归■。夫班输之云梯■,墨翟之飞鸢■,自谓能之极也。弟子东门贾、禽滑厘、闻偃师之巧以告二子■,二子终身不敢语艺,而时执规矩■。 【注释】 [1].巡狩——又作“巡守”。古代帝王每隔五年出外视察诸侯所镇守的地方,称“巡狩”。 [2].不至■山——王重民:“‘不’字疑衍。《穆天子传》云:‘天子遂驱,升于■山。’《周穆王篇》亦云:‘乃观日之所入。’亦指登■山事也。是穆王曾至■山。若有不字,则与事实不合矣。”■,音yǎn(眼)。■山,即■兹山,又称崦嵫山,在今甘肃天水县西境。古人以为是太阳降落的地方。 [3].未及中国,道有献工人名偃师——张湛注:“中道有国献此工巧之人也。”杨伯峻:“依张注云云,则原文当作‘反还,未及,中道国有献工人名偃师’。今本‘国’‘道’二字误倒,遂以‘未及中国’为句。文义虽通,失其本真矣。” [4].荐之——张湛注:“荐当作进。”召见之意。 [5].日以俱来——张湛注:“日谓别日。” [6].越日——《集释》:“‘越日’,元本、世德堂本并作‘翌日’,《御览》七五二引作‘越日’。” [7].倡——古代以乐舞为生的艺人。 [8].趣——同“趋”,快步行走。 [9].信人——信,确实。信人,像真的人。 [10].■——音qīn(钦),又读hàn(憾)。《释文》:“■犹摇头也。” ■瞬——眨眼。 ■慑——恐惧,害怕。 ■谛——仔细。 ■合会——即会合,聚集在一起。 ■贰车——副车。《礼记·少仪》郑玄注:“贰车,佐车皆副车也,朝祀之副曰贰,戎猎之副曰佐。” ■班输之云梯——班输,即公输班,姓公输,名班,春秋时鲁国人,亦称鲁班,当时有名的巧匠。张湛注:“班输作云梯,可以凌虚仰攻。” ■墨翟之飞鸢——鸢,音yuān(冤),鸟名,又称“老鹰”。墨翟(约前468—376年),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,墨家派的创始人。张湛注:“墨子作木鸢,飞三日不集。”杨伯峻:“《墨子·鲁问篇》:‘公输子削竹以为鹊,成而飞之,三日不下。’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‘鲁般,墨子作木为鸢而飞之,三日不集。’《韩非子·外储说》:‘墨子为木鸢,三年而成,蜚一日而败。’《论衡·儒增篇》云:‘儒书你鲁般、墨子之巧,刻木为鸢,飞之三日而不集。’又《乱龙篇》同。《抱朴子·应嘲篇》:‘墨子刻木鸡以戾天。’或云鲁般,或云墨子,或同属二人;或以为鸢,或以为鹊,或以为鸡;同一事而传闻异词也。” ■东门贾、禽滑厘——东门贾,公输班弟子。禽滑厘,墨翟弟子,滑,音gǔ(骨)。 ■规矩——规,圆规,校正圆形的工具。矩,校正方形的工具,二者为木工所必备。 【译文】 周穆王到西部视察,越过昆仑山,到达弇兹山。然后返回来,尚未到达中原地区,路上有人自愿奉献技艺给穆王,名叫偃师,穆王召见他,问道:“你有什么才能?”偃师说:“我能按你的任何想法去做。但我已经造出了一件东西,希望大王先看一看。”穆王说:“过几天你把它带来,我们一块儿看看。”过了一天,偃师又来拜见穆王,穆王召见了他,说:“和你一道来的是什么人啊?”偃师回答说:“是我所造的能唱歌跳舞的人。”穆王惊奇地看着它,行走俯仰,和真人一样。那个巧木匠摇它的头,便唱出了符合乐律的歌;捧它的手,便跳起了符合节拍的舞。千变万化,你想叫它干什么它就能干什么。穆王以为是个真人,便叫盛姬及宫内待御一起来观看。表演快要结束的时候,那个会唱歌跳舞的人眨了眨眼睛,向穆王的左右嫔妃招手。穆王大怒,立刻要杀偃师。偃师十分害怕,连忙剖开那唱歌跳舞的人让穆王看,原来都是用皮革、木料、胶水、油漆、白粉、黑粉、红粉、青粉等材料凑合起来的,穆王仔细察看,体内的肝、胆、心、肺、脾、肾、肠、胃,体外的筋骨、四肢、骨节、皮肤、汗毛、牙齿、头发等,全是假的,但却没有不具备的,聚合起来又和一开始见到的一样。穆王试探着拿走它的心,它的嘴便不能再说话;拿走它的肝,它的眼睛便不能再看东西;拿走它的肾,它的脚便不能再走路。穆王这才高兴地赞叹道:“人的技巧竟然可以与创造万物的天帝具有相同的功能吗?”命令偃师坐上副车回到中原。班输的云梯,墨翟的飞鸢,自称是最高的技能了。弟子东门贾、禽滑厘听到了偃师的技巧,便告诉了两位老师,这两位终身再也不敢谈论自己的技艺,却时时拿着规矩在研究。 【本文分页】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8] [9] [10] [11] [12] [13] [14] [15] [16] [17] 文章作者:列子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