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页〗〖打印选项
《列子》说符第八
  【原文】

  白公胜虑乱,罢朝而立,倒杖策,錣上贯颐[1],血流至地而弗知也。郑人闻之曰:“颐之忘,将何不忘哉?”意之所属著[2],其行足踬株埳[3],头抵植木,而不自知也。

  【注释】

  [1].錣上贯颐——錣,音zhu(缀),古代马棰端的针。贯,穿透。颐——下巴。

  [2].属著——属,音zhǔ(主),倾注。著,音zhù(著),通“著”,明显。

  [3].足踬株埳——踬,音zh(至),被绊倒,指碰到障碍。株,露出地面的树根。埳,即坎,坑。

  【译文】

  白公胜恩谋作乱,散朝回家后站在那里,倒拄着马棰,棰针向上穿透了下巴,血流到地上也不知道。郑国人听到这事后说:“连下巴都忘了,还会有什么不忘掉呢?”意念明显地倾注于某一点时,他走路碰到了树桩或地坑,脑袋撞到了树干,自己也觉察不到。

  【原文】

  昔齐人有欲金者[1],清旦衣冠而之市,适鬻金者之所,因攫其金而去[2]。吏捕得之,间曰:“人皆在焉,子攫人之金何[3]?”对曰:“取金之时,不见人,徒见金。”

  【注释】

  [1].欲金者——指想得到金子的人。王重民:“《意林》引‘欲’下有‘得’字,《吕氏春秋·去宥篇》同。”

  [2].攫——夺取。

  [3].何——王重民:“《类聚》八十三、《御览》八百一十引‘何’下并有‘故’字,《吕氏春秋》同。”王叔岷:“《六帖》八、《事类赋》九、

  《记纂渊海》一、五五、《事文类聚·续集》二五、《天中记》五十引亦皆有‘故’字,《淮南子·汜论篇》‘何故’作‘何也’。”

  【译文】

  过去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,清早穿上衣服戴好帽子到了集市上,走到了卖金子的地方,趁机拿了金子就走。官吏抓到了他,问道:“人都在那儿,你为什么要拿别人的金子呢?”回答说:“‘我拿金子的时候,看不见人,只看见了金子。”



【本文分页】[1][2][3][4][5][6][7][8][9][10][11][12][13][14][15][16][17][18]

文章作者:列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