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页〗〖打印选项
《列子》说符第八
  【原文】

  楚庄王问詹何日[1]:“治国奈何?”詹何对曰:“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。”楚庄王曰:“寡人得奉宗庙社稷,愿学所以守之。”詹何对曰:“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,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。故本在身,不敢对以末。”楚王曰:“善。”

  【注释】

  [1].楚庄王——春秋时楚国国君,公元前613—前591年在位,曾大败晋军,使鲁、宋、郑、陈等国归附,成为霸主。詹何——张湛注:“詹何,盖隐者也。”

  【译文】

  楚庄王问詹何说:“治理国家应该怎样?”詹何回答说:“我知道修养身心,不知道治理国家。”楚庄王说:“我能成为祀奉宗庙社稷的人,希望学到怎样保持它的办法。”詹何回答说:“我没有听说过身心修养好了而国家反而混乱的事,又没有听说过身心烦乱而能把国家治理好的事。所以根本在于自身,不敢用末节来答复。”楚王说:“说得好。”

  【原文】

  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[1]:“人有三怨,子知之乎?”孙叔敖曰:“何谓也?”对曰:“爵高者,人■之;官大者,主恶之;禄厚者,怨逮之[2]。”孙叔敖曰:“吾爵益高,吾志益下;吾官益大,吾心益小;吾禄益厚,吾施益博。以是免于三怨,可乎[3]?”

  【注释】

  [1].狐丘丈人——张湛注:“狐丘,邑名。丈人,长老者。”孙叔敖春秋时楚国大夫,曾为楚庄王宰相三个月。

  [2].这——俞樾:“《淮南子·道应篇》作‘禄厚者怨处之’,是也。“怨处之’谓怨仇之所处也,犹曰为怨府也。处与妒、恶为韵。若作‘逮’,则失其韵矣。”王重民:“俞说是也。《御览》四百五十九引‘逮’正作‘处’。”

  [3].可乎——王叔岷:“此处叙事未毕,疑有说文。”

  【译文】

  狐丘丈人对孙叔敖说:“一个人有三种被人怨恨的事,你知道吗?”孙叔敖问:“说的是什么呢?”狐丘丈人回答说:“爵位高的,别人妒嫉他;官职大的,君主厌恶他;俸禄厚的,怨恨包围着他。”孙叔敖说:“我的爵位越高,我的志向越低;我的官职越大,我的雄心越小;我的俸禄越厚,我施舍得越广。用这种方法来避免三种怨恨,可以吗?”



【本文分页】[1][2][3][4][5][6][7][8][9][10][11][12][13][14][15][16][17][18]

文章作者:列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