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打印本页〗〖打印选项〗 |
《列子》黄帝第二 |
【原文】 杨朱南之沛[1],老聃西游于秦[2]。邀于郊[3],至梁而遇老子[4]。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[5]:“始以汝为可教,今不可教也[6]。”杨朱不答。至舍,进溶漱中栉[7],脱履户外,膝行而前,曰:“向者夫子仰天而叹曰:‘始以汝为可教,今不可教。’弟子欲请夫子辞,行不间[8],是以不敢。今夫子间矣,请问其过。”老子曰:“而睢睢而盱盱[9],而谁与居?大白若辱[10],盛德若不足。”杨朱蹴然变容曰:“敬闻命矣。”其往也,舍迎将家[11],公执席,妻执巾栉,舍者避席,炀者避灶[12]。其反也,舍者与之争席矣。 【注释】 [1].杨朱——战国初哲学家。先秦古籍中又称他为阳子居。魏国人。反对墨家的“兼爱”和儒家的“仁义”思想,主张“贵生”、“贵己”、“全性葆真,不以物累形”。沛——今江苏沛县。 [2].老聃——春秋时哲学家,道家学派的创始人。据说姓李名耳,字伯阳,楚国苦县(今河南鹿邑东)厉乡曲仁里人,做过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,孔子曾向他问礼,后退隐,著《老子》一书。老子与杨朱不同时,本文述两人相遇事,当是寓言。《庄子》载此事,即在《寓言篇》中。秦——今陕西省一带。 [3].邀——《释文》:“邀,抄也,遮也。” [4].梁——今河南开封市。 [5].中道——《释文》:“中道,道中。” [6].今不可教也——张湛注:“与至人游而未能去其矜夸,故曰不可教者也。” [7].涫漱巾栉——涫,音quàn(贯),通“盥”,盥洗,本文指洗手的水。漱,漱口,本文指漱口水。中,毛巾。栉,音zh(质),梳篦的总称。 [8].间——《释文》:“间,音闲,下同。” [9].睢睢而盱盱——睢,音suī(虽)。睢睢,仰视貌。盱,音xū(虚)。盱盱,直视貌。《释文》引高诱注:“睢盱,视听貌。”陈鼓应:“睢,仰目。盱,张目。皆傲视貌。”陈说可从。 [10].辱——杨伯峻《集释》引马其昶:“辱借为黩。”黩,音dú(渎),黑。 [11].舍迎将家——杨伯峻:“《道藏》各本‘舍’下有‘者’字,惟《四解》本无‘者’字,汪本亦无‘者’字,是也。”俞樾:“舍与舍者不同。下云‘舍者避席’,又云‘舍者与之争席矣’,皆谓同居逆旅者。此云‘舍’,则谓逆旅主人也。主逆旅者即谓之舍,犹典市者即谓之市,主农者即谓之田。”迎将,迎接。 [12].炀——音yáng(阳),烤火。 【译文】 杨朱向南到沛地,老聃西游到秦地。杨朱抄郊野的小路,至梁地遇到了老子。老子在半路上仰天长叹道:“起初我以为你是可以教导的,现在看来不可教导了。”杨朱没吭声。到了旅舍,杨朱给老子送上洗脸水、嫩口水、毛巾和梳子,把鞋子脱在门外,跪着走到老子面前,说:“刚才您老人家仰天长叹道:‘起初我以为你是可以教导的,现在看来不可教导了。’学生想请教您原因,但路上您没有空,所以不敢问。现在您有空了,请问我哪里做错了。”老子说:“你神态傲慢,谁还愿意和你相处呢?最洁白的东西好像十分黑暗,最道德的人好像有所不足。”杨朱立刻变得十分恭敬地说:“敬听教诲了。”杨朱往沛地去,走到旅舍的时候,主人十分客气地迎接他进房间,老板安排坐席,老板娘拿来毛巾和梳子,旅舍的客人让出了坐席,在灶前烤火的人让出了灶门。当他从沛地回来的时候,旅舍的客人们已不再拘束,同他争抢坐席了。 【本文分页】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8] [9] [10] [11] [12] [13] [14] [15] [16] [17] [18] [19] [20] [21] 文章作者:列子 |